關注微信
小程序

2025年玉米收獲機市場深度分析:銷量腰斬背后的行業變局

作者:農機通 本站發布時間:2025年10月17日 收藏

  當下秋收過半,玉米收獲機銷售旺季已全面結束。據各地區農機購置補貼公開數據顯示,2025年1-10月玉米收獲機銷量僅16000余臺,較2024年同期39000余臺的銷量出現近60%的斷崖式下跌,市場呈現前所未有的冷清態勢。

  市場萎縮:頭部企業銷量集體“跳水”

  從企業數據來看,2025年玉米機市場前10強企業銷量普遍遭遇“滑鐵盧”。河北英虎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銷量從2024年的5675臺驟降至3080臺,降幅達45.7%;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銷量從5547臺下滑至3006臺,跌幅同樣接近46%;遼寧遼拓大益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銷量更是從3372臺銳減至1273臺,降幅高達62%。

  銷售額分化:高端化趨勢明顯

  銷售額數據反映出市場結構的轉變。2025年銷售額前五的企業與2024年相比,銷售額下降幅度明顯小于銷量下降幅度。通過銷售額和銷量的平均單價計算,河北英虎2025年的玉米機均價為32.2萬元,同比2024年的28萬元提高了4萬余元;濰柴雷沃2025年玉米機的均價也較2024年提升了1萬元左右。

  銷售額下降幅度小于銷量下降幅度,表明頭部企業正加速向高端市場轉型。以濰柴雷沃為例,雖然銷量下降45.8%,但銷售額下滑44.8%,說明其高端機型占比提升。同樣,河北英虎2025年銷售額99125萬元,雖銷量下降45.7%,但銷售額下滑37.8%,反映出產品結構優化成效明顯。

  供需失衡:多重因素導致市場“寒冬”

  此次市場大幅萎縮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首先,玉米種植面積出現明顯收縮,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5年全國玉米種植面積同比減少約8%,直接導致收獲機需求下降。其次,經濟環境變化影響了農戶購買力,2025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緩,購買大型農業機械的意愿和能力均受抑制。

  政策層面也發生了微妙變化。2025年中央財政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標準較2024年下調約15%,且補貼范圍進一步收窄,對中低端機型的吸引力大幅減弱。同時,行業技術迭代加速,2025年多款智能化、新能源收獲機推出,但市場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導致農戶觀望情緒濃厚。

  產業整合:市場“大洗牌”加速

  市場萎縮背后,是行業深層次的結構調整。2025年,傳統中小型企業生存空間被進一步擠壓。數據顯示,2025年玉米機銷量不足百臺的企業有50余家,占比高達60%以上。

  而頭部企業通過技術升級和渠道優化,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據統計,2025年銷售額排名前五的企業,河北英虎、濰柴雷沃、九方泰禾、山東金大豐、遼寧遼拓大益雖然均較2024年下降40%以上,但是市場占比卻達到了65%,同比2024年CR5占比51.6%,市場集中度明顯提升。

  未來展望:技術驅動與市場重構

  面對市場寒冬,行業正加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2025年,多家頭部企業已加大高端智能收獲技術投入,大喂入量、多作物收獲、智能駕駛等技術逐步應用于玉米收獲機。

  例如雷沃谷神GS8189谷物聯合收獲機配置先進的雙縱軸流柔性脫粒系統,喂入量高達18公斤/秒,日作業能力超過700畝。憑借強大的通用性,該產品可通過更換不同割臺,輕松應對玉米、小麥、大豆等20多種作物收獲需求。

  還有中聯重科發布的目前國內最大的谷物聯合收獲機——TF220,喂入量達到了22kg/s,可廣泛適用于海內外的大田作業,作業效率可達60-110畝/小時。它可以收割玉米、大豆、小麥等多達20余種作物,同時,TF220還以多子系統協同的智控系統“獨門絕技”,填補了國內高端農機智控技術空白。

  當前,玉米收獲機市場正經歷深度調整期。銷量下滑既是挑戰,也是行業升級的契機。隨著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技術驅動、結構優化將成為行業復蘇的關鍵。對于企業而言,唯有加快技術創新、優化產品結構,才能在新一輪市場洗牌中占據有利位置。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www.ttimage.cn/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
日韩人人妻区一中文字目_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老司机_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_CAOPORM国产精品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