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一家著名設計公司3名設計專家來五征,就與五征合作的ldquo澳利萊rdquo中馬力拖拉機項目進行審查驗收,五征農業裝備設計研究院參與該項目的團隊參加審查驗收會。據了解,ldquo澳利萊rdquo中馬力拖拉機2009年立項,與歐洲著名設計公司合作研發,是一款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高端中馬力拖拉機產品。產品研發期間,雙方技術人員多次進行交流討論,去年10月完成了樣機制造,該項目取得了兩項國家發明專利、六項實用新技術專利和一項外觀專利,目前已經完成第一輪傳動系試驗和整機試驗,接下來將對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匯總、整改、完善,預計今年秋季小批量投放市場。據農業裝備設計研究院負責人介紹,ldquo澳利萊rdquo中馬力拖拉機采用同步器換擋,是國內首次采用同步器的中馬力拖拉機產品。另外該產品擋位多,有24個前進擋和12個后退擋速度范圍寬,可在每小時0.2公里到40公里間自由選擇提升器具有力調節、位調節、力位綜合調節等幾種方式。未來幾年,該產品將成為五征推出高端雷諾曼大馬力拖拉機之后,又一款中馬力高端拖拉機產品,也是五征進軍國內、國際高端拖拉機市場的一款主打產品。
2014-01-02
近日,30臺五征山拖泰山中馬力拖拉機中標山東諸城當地煙草部門采購項目,這是自去年年底以來的第4次采購,總采購數量近百臺。近年來,公司結合市場標桿產品特點,加大對山拖泰山系列中馬力拖拉機進行改進升級,提升了其可靠性、操縱舒適性、和行駛速度,突出其運輸優勢,產品優勢不斷彰顯,作業效率不斷提高。山拖泰山中馬力拖拉機以優越的性能和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市場用戶的青睞,深受當地農機部門和用戶好評。農裝營銷公司呂會泳
2014-01-02
信息來源:中國科學報發布日期:2012年2月14日ldquo增產增效并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rdquo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用ldquo24字rdquo方針確立了農業科技創新必須堅持的方向。ldquo這是對我國農業精耕細作先進技術經驗的高度概括,亦勾勒出了lsquo十二五rsquo時期新型農業技術體系和裝備體系的路線圖。rdquo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方憲法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在現有形勢下,農業機械科技創新必須ldquo有限目標、有所作為rdquo,聚焦關鍵核心高新技術,把科技優勢和產業需求相結合。戰略性體系布局現有國情下,一方面是農業裝備產業面臨的政策環境持續向好另一方面,農機工業市場競爭白熱化,亟待產業升級。ldquo增產增效說白了是要提高生產效率,把田種好。rdquo方憲法指出,文件對農業機械化領域作出了部署,要求在已有機械裝備基礎上,利用信息化和技術化手段,提升農業機械化裝備產品的效率和精準程度,保障低成本和增加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以往政策體系中,對農業良種和栽培方面強調較多,但對良種如何貫徹下去卻重視度不夠。對此,方憲法指出,良種良法配套的提出,強調了現代農業發展不能簡單依靠人力,必須有良好的機械化措施來實施,特別是大宗糧食作物。這一指向亦在農機工業ldquo十二五rdquo產業發展規劃中有所體現。根據規劃,農業機械化領域科技發展目標要重點突破水稻、玉米、馬鈴薯、棉花、油菜、花生、甘蔗等機械化技術瓶頸。ldquo農機農藝融合這一塊,過去也很強調。但由于農藝的多變性和復雜性,農機開發時間長,之前做得并不是很好。以往育種以高產為主,但對于是否適合機械化、能不能做,大家考慮得非常少。rdquo方憲法表示。不過,一個好消息是,從良種選育的角度,農業部和科技部去年專門在標準中增加了良種性狀應適應機械化作業的要求。生產生態協調對農業機械裝備提出了更高要求。ldquo傳統機械裝備只簡單地停留在撒藥、控制病蟲害這一層面。下一步要在滿足增產和防范疫病需要的基礎上,對水土大氣環境造成小的影響,特別是在作物的果實、莖稈的食用部位減少殘留。rdquo方憲法分析,這要求農業機械在設計方法、結構性能等方面發生重大變化??萍紝赢a業,明確ldquo做什么rdquo此前,為把農業生物技術、現代信息技術、農業栽培技術真正落實到農業生產實踐中去,以農業裝備為核心載體、農機農藝融合的內容首次被寫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ldquo十二五rdquo規劃。作為農業機械化領域的國家隊,方憲法透露,在農業裝備的科技創新上,中國農機院將加強前瞻性、戰略性、應用基礎研究,從面向市場的農業生產需求出發,從源頭抓起,提高原創性技術比例和高新技術儲備,開發市場急需、支撐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和裝備。記者從日前召開的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2012科技大會上也獲悉,中國農機院下一步將重視協同創新,加強科技活動的多學科、多專業融合,加強農機與農藝的融合,將現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以及過去強調的機電液、光電一體化技術按照增產增效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裝備技術的需求和設計開發理念,有機地融合起來,物化到裝備中去。ldquo沒有核心技術就沒有核心部件,沒有過硬的基礎件就沒有高可靠性,產品就不可能有高的附加值,我國農機產品發展就必然受制于國外。rdquo方憲法指出。他介紹,針對解決我國農機產品的設計開發的這一ldquo有形無神rdquo的問題,中國農機院將加強基礎技術、材料、零部件攻關和能力建設,重視裝備正向設計技術和基礎知識庫、數據庫、模型庫的建設。
2014-01-02
5月22日,五征集團山拖農裝公司成立三周年暨五萬臺拖拉機生產線竣工投產慶典隆重舉行。國家、省、市行業部門、有關領導、專家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和配套商代表1000多人出席了慶典儀式。五征山拖成立三周年,五萬臺拖拉機生產線竣工投產,是五征山拖實現大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五征山拖又站上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也標志著五征山拖生產制造能力提升到一個新水平。5月的運河之都ldquo春風吹綠千枝柳,時雨催紅萬樹花rdquo。五征集團山拖農機裝備有限公司內外氣球高懸、彩旗招展,到處是一派喜慶氣氛。典禮臺以TS商標為造型、以世界地圖和山拖泰山產品為主背景的設計氣勢磅礴,彰顯出五征山拖人致力做好產品,重塑山拖泰山形象,服務三農,走向世界的不懈追求和光榮使命。在禮炮聲中,中共濟寧市委常委、濟寧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洪、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會長陳志、農業部農機化司巡視員丁翔文、兗州市委書記張玉華、兗州市人民政府市長董波、中國農機化協會常務副會長馬世青、原山東省機械工業廳廳長房士義、山東省農業廳巡視員林建華、山東省機械工業協會會長劉衛東、山東省農機局副局長侯英忠共同為五萬臺拖拉機生產線竣工投產和第臺山拖雪豹大馬力拖拉機下線剪彩。10點58分,凝聚著各級領導關心,行業專家關懷,五征農裝廣大經銷商、供應商和用戶期盼以及全體五征農裝人智慧和心血的第臺山拖雪豹120馬力拖拉機迎著繽紛的禮花駛下生產線,緩緩駛上典禮臺,頓時臺上臺下,群情激昂,歡呼聲、叫好聲響徹會場內外,人們爭相一睹全新山拖雪豹的雄姿。中國農機化導報、中國農機質量與監督、經濟日報、農民日報以及省市電視臺、報社等十幾家媒體記者對下線儀式進行了采訪報道,宣傳陣容龐大。姜衛東董事長在儀式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對出席儀式的領導、專家及經銷商、供應商表示歡迎。他說,三年前的今天,五征并購了山拖農機裝備公司。三年來,為把山拖發展好、讓山拖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五征確立了ldquo用五征優勢資源嫁接山拖,迅速做大做強農業裝備產業rdquo的發展思路,加快對山拖的改造,著力在開發、生產性能優良、質量可靠的農業機械方面下功夫。一是對傳統產品在繼承原有特色的基礎上進行了系統改造、完善、升級二是與國外設計公司開展技術合作,開發了國內高端的雷諾曼大馬力和中馬力澳利萊系列拖拉機,使五征的大中拖技術水平迅速站在了國內行業前列三是進行大規模技術改造,新建拖拉機總裝、涂裝生產線,升級改造齒輪、覆蓋件、殼體件加工線,使山拖具備了年產5萬臺大中拖的能力四是將五征與山拖營銷網絡進行了整合,幫助經銷商恢復了經營山拖品牌的信心,重新建立起了規范的營銷秩序,贏得了新、老客戶的信任五是對山拖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機構改革,精簡機構和人員,完善制度、職責和工作標準,逐步建立了正常的生產工作秩序。員工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工資收入也逐步提高。關于未來發展,姜衛東提出要致力于為廣大中國農民提供高水平的、適用可靠的運輸機械和農田作業機械,以此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計劃到ldquo十二五rdquo末,五征農業裝備產業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將五征農業裝備打造成農機工業民族第品牌,為增強民族農機工業競爭力做出貢獻。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會長陳志、山東省機械工業協會會長劉衛東、兗州市人民政府市長董波分別在慶典儀式上致辭,對五征山拖三年來的變化給予了高度評價,希望ldquo五征山拖rdquo借勢五征集團在困境中迅速崛起的成功經驗和創造的資源優勢,再現生機和活力,掙回過去的榮譽和尊嚴,創造民族農機工業新輝煌。慶典儀式結束后,與會領導、專家和經銷商、供應商代表參觀了五征山拖新建的拖拉機總裝、涂裝生產線,升級改造的齒輪、覆蓋件、殼體件加工線以及廠區建設。公司副總經理苑忠亮主持慶典儀式,員工代表李軍也在儀式上發言。 領導、專家參觀新建車間領導、專家參觀山拖產品 領導、專家參觀大拖生產線領導、專家出席儀式慶典會場姜衛東董事長講話兗州市市長董波致辭省機械工業協會會長劉衛東致辭 中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陳志致辭剪彩全新改進的第臺山拖雪豹120馬力拖拉機下線
作者:企業文化科2014-01-02
五征農裝唱主角洽談合作洽談合作新產品推介會與會人員參觀五征產品 五征攜旗下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大中馬力拖拉機、玉米收獲機械以及煙葉生產全程作業機械參加大會,成為大會主角。農業部有關部門,農機行業三大協會,黑龍江、湖南等部分省區農業和農機管理部門領導和專家,五征集團、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常州東風、一鳴農機等全國30多家農業裝備企業負責人,500多家國家級、省級農機示范合作社理事長等共計800余人參加了本次大會。五征在這次交易會上,集中展示了四行、兩行玉米收獲機,雷諾曼、澳利萊大中馬力拖拉機以及煙葉生產全程作業機械等產品。五征產品以新穎的款式,過硬的產品質量和良好的品牌信譽構建起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特別是自主開發的具有國內流水準的玉米收獲機產品吸引了眾多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前來咨詢合作事宜。會議期間,五征還專門召開了產品推介會,邀請全國200余家農機合作社的理事長參加。推介會重點介紹了五征農業裝備產品優勢、VIP客戶專享服務政策等。東北、河南、內蒙古等地區的130多家合作社代表在會上與五征簽訂了ldquo社企共建rdquo合作協議。姜衛東董事長參加高端對話在2013年中國現代農業裝備大會高端論壇上,姜衛東董事長做了關于加快土地流轉,促進中國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的發言,引起與會領導、專家和媒體記者的高度關注。本次高端對話主題為ldquo農業裝備企業如何應對現代農業經營體制變革rdquo。農業部農機化管理司副司長胡樂鳴、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白人樸、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院院長李樹君等5位領導、專家現場參與了ldquo三農rdquo新形勢下對農業裝備發展的新要求、現代農業裝備如何實現ldquo全面機械化、全程機械化rdquo、現代農業裝備如何應對需求向中高端產品的升級三個方面話題的對話。雜交水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也用視頻參訪的形式參與了本次高層對話。姜衛東做了關于加快土地流轉,促進中國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的發言,分析了目前由于中國的人均耕地少不適合大規模機械化作業,造成農業機械化進程緩慢的現狀,希望國家相關部門盡快出臺政策、措施加快土地流轉進度,大力鼓勵農業、農機合作社的建設,讓農民朋友嘗到合作社的甜頭,讓他們擺脫繁重的耕作勞動與低下的作業效率。姜衛東還提出了農機制造企業要加強與國際大公司的合作,學習國外的技術、經驗,開發出自己的高端產品。他介紹,五征的雷諾曼大馬力拖拉機就是與國際知名企業合作開發的,各項性能指標均不亞于國外進口產品,產品上市后,使國外進口產品迅速降價20-30,讓國內消費者真正得到了實惠。姜衛東董事長接受媒體現場采訪會議期間,姜衛東董事長在參加2013中國現代農業大會期間接受了農民日報、中國農業新聞網等媒體的現場采訪,就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做了交流。采訪中,姜衛東就現代農業裝備實現全面機械化、全程機械化,向中高端產品的升級的緊迫性以及五征集團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如何發展等方面問題發表看法。姜衛東認為,隨著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土地流轉加快,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涌現,對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ldquo全面機械化和全程機械化rdquo。國家加強土地流轉進度,讓農機合作社直接經營土地、經營農業,建立有效機制,把有農機的農戶和有土地的農戶的利益聯結在一起,這是加快土地集約化經營的有效做法。而作為政府部門,要總結各地農機合作社創造的經驗,研究好相關政策,為農機合作社成為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創造好的條件。五征之夜文藝晚會異彩紛呈文藝晚會現場姜衛東董事長在晚會致辭姜衛東董事長為忠誠用戶周凡貞頒獎公司副總經理、農裝事業部總經理苑忠亮為獲得一等獎的農機合作社頒獎農裝事業部副總經理、農裝營銷公司總經理趙令江為獲得二等獎的農機合作社頒獎農裝營銷公司市場部經理李宗華為獲得三等獎的農機合作社頒獎雷諾曼模型獲獎,農裝營銷公司大客戶管理科經理韓培華上臺領獎五征選送的詩朗誦土地與夢想掀起晚會高潮五征員工子弟表演二胡獨奏洪洋湖選段晚會圓滿成功,合影會議期間,五征還組織舉辦了五征之夜2013中國現代農業裝備大會文藝晚會。農機行業的領導、專家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機合作社代表800余人共同觀看了演出,姜衛東董事長在晚會上致辭并為五征農業裝備產品忠實用戶頒獎。姜衛東在致辭中指出,黨中央連續十年的ldquo1號文件rdquo有力地推動了ldquo三農rdquo事業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五征作為農機制造業的骨干企業,有責任為農民創造高效產品,推動中國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的進程。晚會分唱響輝煌、五福臨門、盛世新征、開創未來四個篇章,在水鼓表演日月同輝中拉開序幕,節目涉及了舞蹈、獨唱、快板、詩朗誦、魔術、雜技等藝術形式,為現場觀眾送上了一場饕餮盛宴。五征集團為了本臺晚會特別創作了詩歌土地與夢想,掀起了整場晚會的高潮,詩歌中詮釋了土地與農民、農民與農機相輔相成的關系,揭示了中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歷程,道出了中國農民的心聲。由山拖職工子女表演的二胡獨奏洪洋洞,讓現場觀眾感受到了五征濃厚的文化底蘊與企業魅力。晚會現場,姜衛東為忠誠用戶濟寧市周凡貞老人頒發了公司新開發的澳力350X拖拉機,獎勵他34年使用一臺山拖拖拉機的執著情懷。五征雷諾曼大馬力拖拉機模型還獲得了2013中國現代農業裝備大會模型評比一等獎。
作者:企業文化科201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