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南通市如皋市搬經鎮湖劉居的廣袤田野里,61 歲的張懷兵嫻熟地駕駛著久保田高速插秧機來回穿梭。一排排嫩綠的秧苗隨著機械勻速運轉的節奏,被整齊地插入松軟的田土中mdashmdash誰能想到,這位如今管理著500畝承包地、年作業面積達5000畝的ldquo田管家rdquo,曾經是一位靠體力謀生的工地泥瓦匠。 二十四年前,張懷兵是一名工地的泥瓦匠,每天在建筑工地忍受風吹日曬,盡管家中有一臺老舊的手扶式插秧機,農忙時他也靠幫別人插秧補貼家用,但設備落后、效率低下,一年下來的收入僅夠勉強貼補家用。他不得不在工地與農田之間來回奔波。隨著兩個孩子漸漸長大,家庭開支不斷增加,他肩上的擔子也愈發沉重。 轉機,出現在他與久保田插秧機的相遇。ldquo第一次用久保田手扶插秧機,感覺就完全不同,rdquo張懷兵回憶道,ldquo不僅操作更順暢,故障也少,農忙搶時間的關鍵時候機器不會ldquo掉鏈子rdquo。rdquo更讓他安心的是,當地經銷商如皋蘇欣農機公司提供的服務及時而周到,機器方面有任何疑問,只需一個電話,就能迅速解決,這徹底打消了他的后顧之憂。 隨著對久保田品牌的信賴日益加深,張懷兵作出了人生中一個重要決定:告別泥瓦工工作,組建專業的插秧作業隊。從一開始的一臺久保田手扶插秧機,逐步添置到多臺,再到后來更新升級為效率更高的久保田乘座式高速插秧機,他的ldquo農機隊伍rdquo不斷壯大。如今,他常年保持3-4臺久保田插秧機進行作業。農忙高峰期,更會聯合周邊親友湊齊6-7臺機器協同作業,效率大幅提升。不僅如此,為了從源頭確保秧苗質量,所有作業用的秧苗都由他親自負責育秧,以嚴格標準把控每一個環節的品質。 隨著機器的迭代與規?;N植的擴展,張懷兵的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承包地從2019年的300畝,擴展至2025年的500畝,全部采用高效機插秧技術年收入也從最初的幾千元增長到如今的50萬元,徹底告別了靠打工維生的歲月。 ldquo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踏實。rdquo深知農村生活不易的張懷兵,始終沒有忘記身邊的鄉鄰。面對農村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就業難的問題,他在農忙時主動組織村里約30人參與作業,每年僅人工支出就達30-40萬元,讓鄉鄰們實現在ldquo家門口rdquo穩定增收。 二十四年風雨兼程,張懷兵從憑力氣謀生的泥瓦匠,成長為帶領鄉鄰共同致富的ldquo田管家rdquo。他的創富路上,既有勤勞與堅持,也離不開久保田農機的堅實支撐。張懷兵真誠地說道:ldquo只要我還干得動,就會一直用久保田,帶著大家把日子越過越紅火rdquo
作者:久保田農機2025-10-11
在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天虹鎮鳳鳴村,傳統農業模式一度讓村民們陷入ldquo效率低、成本高rdquo的困境。面對這一現實難題,村黨支部書記馮新華沒有退縮,而是積極思考轉型之路。他堅信,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 通過多方調研和村ldquo兩委rdquo反復討論,馮新華果斷作出決策,于今年初籌措資金引進了2臺久保田KA8N高速插秧機和1臺EX118Q全喂入收割機。這一舉措,徹底改變了鳳鳴村的農業生產方式。 先進的農機設備到位只是第一步,關鍵還得ldquo有人會用、有人能教rdquo。當時正值農忙,駕駛人員極為緊缺。馮新華毫不猶豫,帶頭學、帶頭練。白天處理村中事務,晚上研究說明書、反復觀看操作視頻,不斷摸索實操技巧。在久保田經銷商江西青田公司服務人員的專業指導下,他和村長很快掌握了基本操作,成為全村第一批專業ldquo農機手rdquo。 真正讓村民信服的是,馮新華第一個把插秧機開進了水田。隨著機器在田間來回穿梭,他操作的久保田KA8N插秧機插出的秧苗行距整齊、分布均勻,效果贏得了村民的一致稱贊。 更重要的是,馮新華沒有簡單追求ldquo全機械化rdquo,而是根據村里田地實際情況,推出ldquo人機協作rdquo新模式:久保田插秧機主攻大田塊快速作業,村民組成插秧小隊人工補植邊角。這一方式極大提高了整體效率,單日插秧面積突破80畝,全村今年完成機插面積2400余畝。 從插秧到收割,久保田農機全程助力鳳鳴村農業提質增效。久保田EX118Q全喂入收割機作業高效、顆粒歸倉,進一步降低了糧食損失。村民們不再為請人難、天氣緊而發愁,勞動強度大幅減輕,作物產量和品質卻明顯提升。 如今在鳳鳴村的田野上,機器的轟鳴聲已成為豐收的前奏。馮新華帶領村民,與久保田并肩前行,不僅種下了秧苗,更播種下對現代農業的信心。這條他們一步步開拓出的機械化致富新路,必將越走越穩、越走越寬
作者:久保田農機2025-09-26
張明叁,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洛陽鎮揭家村人,現任隨州市揭家垅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在從事農業種植行業之前,一直在做糧食收購和小型糧食加工生意。2013年3月的一次回鄉經歷,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mdashmdash他發現村里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種田的多是老人。生產方式傳統、機械化率程度低導致種植成本高、效益微薄,部分無人耕種的土地甚至出現了拋荒。面對這些景象,張明叁敏銳地意識到規模農業的發展潛力。 于是,他說干就干,在村委會的大力支持下,他于2013年3月成功流轉了兩百多畝土地,正式踏上農業種植之路。第一年的辛勤耕耘,張明叁用行動贏得了信任:流轉費按時支付,田間管理一絲不茍。村民和村干部看在眼里,信在心里。2014年,他再次通過村委會牽頭,流轉了本村其他組的三百多畝土地。規模初具,但張明叁深知,單打獨斗難成氣候,要發展壯大,必須成立合作社進行規?;洜I。2014年12月,ldquo隨州市揭家垅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rdquo正式成立,張明叁擔任理事長。 合作社成立之初,由于資金有限,他只購置一臺拖拉機和一臺全喂入收割機。然而,農忙時節設備故障頻發,他只能找其他機器幫忙作業。他發現,外請的收割機手追求速度,糧食拋灑嚴重拖拉機整出的田地高低不平,嚴重影響后續耕作。這段經歷讓張明叁深刻認識到:高性能、可靠的農機裝備是規?;r業發展的核心支撐。 在周邊種糧大戶推薦和多方對比后,張明叁來到隨州市久保田一級代理店ldquo隨州市保田農業機械有限公司rdquo。銷售人員對久保田PRO688收割機和高速插秧機性能的詳細介紹,以及他親自試乘試駕體驗到的舒適操控、低噪音、低振動和人性化設計,讓他深感滿意,當即決定購買。這次成功的購機體驗,開啟了揭家垅合作社與久保田農機的ldquo不解之緣rdquo。 隨著國家土地流轉和糧價保護政策的穩定實施,張明叁堅信農業是朝陽產業。2015年至2019年間,他持續擴大規模,新增流轉土地八百多畝。土地面積的激增使得原有農機難以滿足需求。經與合作社成員商議,他們決定增購設備。 規?;洜I增加了合作社對流動資金的需求。為了增購農機設備,張明叁向隨州保田公司表達了融資購機的意愿。了解情況后,銷售人員向他推薦了久保田的融資政策。借助這一金融支持,合作社順利添置了一臺久保田M954K拖拉機和一臺PRO758收割機。久保田農機的高效可靠與及時的資金解決方案,為合作社的持續穩步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ldquo雙保險rdquo。 憑借良好的信譽與口碑,合作社贏得了周邊村民的信任。到2023年,附近村組主動將一千多畝耕地流轉給合作社經營,總種植面積達到兩千六百多畝。為進一步提升生產能力和效率,張明叁加大投入,建設糧食烘干房,并集中采購了六臺久保田農機。至此,合作社大型農機設備全面更新升級為久保田品牌。 截至2025年7月,合作社共保有各類久保田品牌農機近二十臺,總價值接近三百萬元。 回顧發展歷程,張明叁說:ldquo我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個人的辛勤努力,更得益于國家的惠農好政策。而高性能、高品質的久保田農機,是我們敢于流轉這么多土地、實現規模經營的堅實后盾rdquo談及對久保田的評價時,他表示:ldquo久保田產品質量過硬、操作舒適省力、省油耐用、配件供應有保障、服務響應及時,同時舊機保值率高,讓我們對投資更有信心。rdquo 展望未來,張明叁目標清晰:一是經營好現有2600多畝土地,推行精細化管理二是帶領全體合作社成員扎根農業,共同富裕三是積極探索發展綠色種植模式,提高農業附加值。憑借張明叁真抓實干的精神和久保田農機的堅實護航,揭家垅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在農業現代化的道路上,必將越做越強,越走越遠。
作者:久保田2025-09-15
在陜西北部銅川市宜君縣的山地梯田間,90后大學生魏東升的名字,正隨著農機的轟鳴聲被越來越多人熟知。這位畢業就扎根家鄉沃土的年輕人,憑借知識的力量與對農業的熱愛,于2021年創辦銅川齊民上農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如今,他帶領著12人的團隊,承包土地500畝,年農機作業服務面積超萬畝,不僅為家鄉梯田注入新活力,更以ldquo利器rdquo賦能農業,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青春力量。 宜君縣的山地梯田,曾因耕作難度大讓不少人卻步mdashmdash復雜的地形對農機的操控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極高,也考驗著駕駛員的技術。魏東升深知ldquo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rdquo,2024年起,他陸續購入6臺久保田拖拉機及1臺久保田PRO1408Y-4自走式玉米聯合收獲機。經過一年多的實踐,這些久保田農機用實力贏得了團隊的認可:安全可靠的性能適應了山地復雜路況,省心省油降低了運營成本,簡便的操控和舒適的駕駛體驗讓機手們高效作業,顯著提升了公司的耕作與收獲效率,也讓人機物管理事半功倍。從承包土地到引入先進農機,從帶動當地就業到提升種植技術,魏東升的每一步都緊扣ldquo農業高質量發展rdquo。在他看來,成功從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把對土地的熱愛融進春耕秋收,在堅守中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當微風掠過金黃的田野,久保田收割機奏響豐收的樂章,那不僅是顆粒歸倉的喜悅,更是一位90后新農人用青春與擔當,將知識轉化為經濟效益的生動答卷。 久保田農機不僅是魏東升事業上不可或缺的ldquo好幫手rdquo,更是他立足鄉土、在廣闊田野間追逐并實現致富夢想的底氣。在陜北的梯田上,這份ldquo利器rdquo與ldquo匠心rdquo的結合,正悄然改變著傳統農業的模樣,也讓鄉村振興的未來,充滿更多青春的可能。
作者:久保田2025-09-10
在廣袤的皖東田野上,有一位95后的年輕農機手正用現代化裝備書寫著新時代的農耕篇章。陳小云,這位安徽天長市大壙圩農場的青年職工,不僅是當地農機服務領域年輕一代的佼佼者,更是農業現代化進程中ldquo新農人rdquo的鮮活注腳。2013 年起步至今,陳小云已從一名普通農機手成長為帶領十余人團隊、年服務農田面積近1.4萬畝的帶頭人。憑借對先進農機裝備的執著追求,他在希望的田野上繪就了一幅 ldquo科技賦能農業、青年振興鄉村rdquo 的生動畫卷。青春扎根田野,與先進裝備共成長 ldquo農機是農人的幫手,選對裝備才能種好田。rdquo 這是陳小云深耕農業服務十二年來的深刻感悟。2013年,剛踏入農事作業領域的他,便敏銳察覺到機械化對農業生產效率的重要作用。從最初操作輪式收割機,到 2016 年購入第一臺久保田 PRO988Q 收割機,再到 2025 年添置久保田 EX118Q 收割機,他的裝備升級之路,恰是農業現代化加速推進的微觀縮影。 在插秧機領域,陳小云與久保田的ldquo緣分rdquo更為深厚。2013 年首次使用久保田高速插秧機后,他便認準了久保田設備的高性能、高耐久性。從SPV-6CMD到 NSPV-6CMD 再到 KA6,十余年間設備的不斷迭代更新,見證著他從個體作業者到團隊帶頭人的蛻變。ldquo久保田的結實耐用、保值率高是出了名的,糧食損失率低、維修響應快,這些都是我們農機人最看重的。rdquo 正是基于對先進裝備的精準選擇,他的作業效率逐年提升,2025 年個人插秧作業面積達 4000畝,收割機作業面積達1800畝,較起步階段實現了跨越式增長。 抱團發展闖市場,科技服務惠鄉鄰 ldquo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力量能撬動一片田野。rdquo2022 年,陳小云牽頭組建農機服務團隊,十余名成員同心協力,將服務范圍聚焦于大壙圩農場及周邊區域。不盲目追求跨區作業的ldquo廣rdquo,而是深耕本土服務的ldquo精rdquo,這種精準定位讓團隊迅速積累起良好口碑。隨后,陳小云與幾個合伙人又牽頭成立了ldquo天長市展望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專業合作社rdquo。以合作社為平臺購置先進農機,不僅提升了裝備水平,更拓展了服務范圍如統防統治,提升了為農場提供社會化服務的效率與專業化水平。2025 年,團隊插秧作業總面積突破 1 萬畝,收割機作業近 4000 畝,相當于為周邊 500 余農戶解決了ldquo搶農時rdquo難題。 面對農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挑戰,陳小云帶領團隊以ldquo質量求生存rdquo。2023 年,針對作業量與用戶需求不匹配的問題,他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方式,主動適應農場生產需求,創新推出ldquo農時進度表rdquo和ldquo質量承諾書rdquo雙軌機制:提前與農戶對接制定作業計劃,確保不耽誤農時作業中全程跟蹤質量,收割損失率和插秧漏插率都控制在較低水平,這種精益求精的服務,讓團隊贏得了農戶的真心信賴,甚至出現提前兩年預訂服務的火爆場景。 在帶動就業方面,團隊每年為周邊50 余名村民提供季節性崗位,人均季節性收入超 5000元人。ldquo跟著小云干,不僅能學技術,還能家門口賺錢。rdquo這是農戶們的共同心聲。通過 ldquo先進裝備專業服務rdquo的模式,陳小云讓更多人分享到農業現代化的紅利,踐行了ldquo共同富裕rdquo的時代使命。逐夢現代化田野,青春建功新時代 ldquo農機迭代快,思想更要跟上時代。rdquo陳小云的手機里,存放著一張張ldquo裝備升級路線圖rdquo:2021 年至 2025 年,他累計投入100 余萬元更新農機,從單一收割機到全程機械化作業設備,每一筆投入都瞄準ldquo高效、節能、智能rdquo的現代農業方向。 面對市場競爭ldquo內卷rdquo的壓力,他始終保持清醒:ldquo利潤率下降不可怕,可怕的是技術停滯不前。rdquo2025 年購入的久保田 KA6 高速插秧機,搭載智能導航系統,作業效率較傳統機型提升約20,油耗降低約10。這種對先進技術的執著追求,讓他的團隊在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年均收益保持穩定增長。插秧機單臺年收益達 5 萬元,兩臺收割機年收益合計達15 萬元。 談及未來,陳小云眼中閃爍著光芒:ldquo要讓更多農戶用上好農機,讓種地變成有奔頭的職業。rdquo他計劃繼續與久保田深化合作,引進搭載物聯網技術的智能農機,實現作業數據實時監控同時探索ldquo農機服務農技供應rdquo一體化模式,為農戶提供從育秧到收割的全鏈條服務。 從田埂間的青澀新手到農機服務的行家里手,陳小云用十二年青春證明:新時代的農人,既能扎根土地,也能仰望星空。他與團隊的奮斗故事,正是無數新農人投身鄉村振興的生動寫照mdashmdash以科技為筆,以田野為卷,書寫著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時代新篇章。
作者:久保田2025-09-10
在安徽蚌埠,七零后的邵傳飛曾深耕養殖業多年。然而,養殖行業ldquo看天吃飯rdquo、行情波動劇烈的特點,讓他的收入如同坐過山車,辛苦一年也難獲穩定回報,心中始終縈繞著不踏實感。2018年,一個轉機悄然降臨。邵傳飛注意到鄰居駕駛久保田收割機進行跨區作業,幾乎每年都能獲得可觀且穩定的收入。這讓他深受啟發:跨區收割或許是一條更穩健的生財之道經過多方打聽和深思熟慮,邵傳飛毅然決定轉行,投身跨區收割行業。選對設備是成功的關鍵。經過多番對比,邵傳飛的目光最終鎖定在久保田品牌上。然而,面對收割機的價格,他起初也有些猶豫,畢竟投入不小。但久保田銷售人員向他詳細介紹了配套的金融支持方案,這無疑給他吃了一顆ldquo定心丸rdquo。借助久保田的金融產品,邵傳飛成功貸款購置了人生第一臺久保田PRO988Q-Q全喂入收割機。嶄新的機器帶來了希望,也帶來了挑戰。初次接觸這個 ldquo大家伙rdquo,坐進駕駛室的邵傳飛既興奮又緊張,面對復雜的操作桿,內心難免有些忐忑。幸運的是,久保田經銷商提供了周到的服務,安排了專業師傅對他進行手把手的操作指導和耐心細致的保養知識講解。經過幾次實操后,邵傳飛逐漸克服了生疏感,操作變得熟練起來,最初的忐忑也轉化為了滿滿的信心。2018 年的跨區收割季,邵傳飛駕駛著久保田收割機,穿梭在金黃的麥田中。憑借著機器出色的高效性能,他在當年就收獲了十幾萬元的豐厚收益。這份實打實的回報,不僅填滿了他的錢包,更點燃了他對農機事業的無限熱情。當年年底,信心倍增的邵傳飛果斷再添置了一臺PRO988Q-Q收割機,還鼓勵兒子加入跨區作業的隊伍中,開啟了父子并肩作戰的致富新篇章。 隨著農業生產需求的不斷升級,邵傳飛對效率和性能的追求也從未止步。2021 年,他用第一臺收割機置換了更為先進的 EX108Q 型號的收割機。在這次更新換代的過程中,久保田收割機出色的保值能力讓他贊嘆不已。到目前為止,邵傳飛已經陸續購買了 8 臺久保田全喂入收割機。這些性能優異的農機設備,如同可靠的伙伴,陪伴他走過每一個豐收的季節,不僅穩固了他的收入來源,更徹底改變了他和家人的生活。如今,邵傳飛不僅在城里購置了新房和新車,生活品質實現了質的飛躍,更在農機服務領域中闖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仡欉@些年跨區作業的歷程,邵傳飛感慨萬千:ldquo是久保田農機,讓我從養殖業的困局中走了出來,找到了一條實實在在的致富新路。它不僅是我賺錢的工具,更是我實現人生價值的堅實伙伴。rdquo 從初入農機行業的忐忑,到如今的自信從容,邵傳飛與久保田的故事,正是無數用戶信賴久保田品牌的生動縮影。久保田,用優質的產品、貼心的服務和強大的支持,持續助力每一位用戶在農業發展的沃土上,收獲財富與夢想。
2025-08-08
在安徽滁州鳳陽縣的金色麥田里,農機手張軍正嫻熟地駕駛著嶄新的久保田EX118Q收割機。鋼鐵巨獸轟鳴而過,層層麥浪被整齊收割,駕駛艙內跳動的儀表數字,記錄著他從一名普通農機三包服務人員到跨區作業帶頭人的蛻變歷程。他的創業故事,正是中國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的一個生動縮影。 2017年秋收季,張軍還是一名農機三包服務人員,每天奔波于田間地頭,為農機用戶排憂解難??粗r戶因機器故障而焦急的面容,他萌生了一個念頭:ldquo與其修機器,不如用好機器。rdquo 2018年春天,他籌足資金將第一臺久保田PRO758收割機開回了自己的村里。當時跨區作業的機手們都說,用久保田的機器敢接活。張軍輕撫著陪伴自己的初代ldquo戰車rdquo,割臺上深淺不一的刮痕記錄著轉戰江西鄱陽湖的暴雨、穿越河北平原的沙塵。正是這臺收割機,讓他在2018年秋收季創下單日收割100畝的紀錄,當年凈入賬突破10萬元。 打開張軍的手機相冊,四代久保田收割機的合影格外醒目。從PRO758到EX118Q,設備的更新迭代軌跡,與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浪潮完美契合。2021年,他升級到久保田EX108時,恰逢當地小麥倒伏嚴重,農戶們指名要久保田收割機作業,甚至愿意每畝多付20元。好的收益讓張軍信心倍增,更加堅定了他繼續使用久保田的決心。2022年,他再添一臺EX108收割機,組建了自己的收割小隊。2024年跨區作業季,兩臺收割機轉戰江西、湖南、河南、江蘇、河北、天津等地區連續作業600小時,燃油成本比其他品牌的收割機節省不少。他清晰地記得在24年水稻收獲季,滁州周邊遭遇臺風,大片稻田倒伏,農戶們在受災的情況下,更加注重糧食收割的損失率。經過對比,久保田出色的倒伏作物收割能力脫穎而出。一時間,即便當地收割機數量眾多,許多農戶們依然心甘情愿排隊等候久保田,這不僅大幅提升了張軍收割團隊的收益,更讓他們對久保田的品質有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2025年,久保田推出了購機金融政策。在好政策的加持下,張軍果斷購入了1臺久保田EX118Q。ldquo這臺ldquo大家伙rdquo馬力更足,收割平?;蛘叩狗魑飼r能舒適的調節角度。rdquo他期待這臺機器在今年麥季大展身手,能夠給他帶來更好的收益。 如今,張軍創建的兄弟聯盟已初具規模,未來目標是發展至10臺以上清一色的久保田收割機隊伍。因為統一機型才能保證作業標準,可以合理分配。以后每臺車配備久保田監測設備,作業情況可以實時回傳終端,實現精準調度,從而提高整個團隊的作業效率。因為憑借這樣的標準化運營模式,即便市場價格戰激烈,團隊也能確保穩定的收益。就像2024年,全國的收割行情都比較卷,當其他機手為了搶單陷入低價競爭時,張軍的團隊憑借久保田出色的作業質量和默契的協同作戰技術,作業價格始終穩定在 65-85元畝。 從單打獨斗到團隊作戰,從憑經驗判斷到數據化調度,張軍的創富故事仍在繼續書寫。當被問及成功的秘訣時,他指著收割機艙門上的久保田標志說:選對伙伴,土地永遠不會辜負你。 與久保田攜手的這七年,張軍不僅從土地中收獲了財富,更有能力反哺家庭。展望未來,他堅信,只要與可靠的伙伴同行,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創業的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
2025-06-06
2025-05-30
2025-05-23
2025-05-16
2025-05-16
2025-05-16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2025-04-18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03
2025-04-03
2025-03-07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8
2025-02-28
2025-01-17
2024-12-27
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