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三秋新農人丨田埂上的“變形記”:從養殖戶到金牌女機手
三秋新農人丨田埂上的“變形記”:從養殖戶到金牌女機手

鄒焱是當地金土地農機專業合作社里唯一的女性農機手。她與農機的緣分始于2022年,那時她還在從事養殖。為了給牛羊儲備飼料,她承包了五六十畝玉米地。眼看著人工耕種效率太低,她心里那股不服輸的勁兒上來了:“要是學會開農機,種地肯定輕松不少。”于是她主動報名參加了在金土地合作社舉行的農機培訓,下定決心要拿下農機駕駛證。


考試那天,鄒焱抽到第一個上場。旁人勸她調整順序緩緩緊張,她卻嘴角一揚:“我對自己的技術有信心,第一個考也不怕!”果然,她一氣呵成完成所有操作,干凈利落,一次過關。這份果敢與實力,被合作社理事長看在眼里。他興奮地向市里推薦,稱發現了一位“潛力十足的女農機手”,并鼓勵鄒焱參加第七屆湖北省農機職業技能大賽。


在合作社十幾名農機手中,鄒焱的韌勁與細心格外突出。剛接觸收割機時,過田埂是她的“攔路虎”:農機重、田埂窄,稍有不慎就可能陷進泥里。她專門反復練習轉彎、爬坡,一次次調整操作角度,慢慢摸透了機器的“脾氣”。如今哪怕是最窄的田埂,她也能穩穩開過去。作業時,別人追求速度,她卻堅持“速度與質量并重”,連田塊邊角都仔細清理,真正做到“顆粒歸倉”。提起她的干活質量,鄉親們無不豎起大拇指。

“能有這樣的口碑,一半靠技術,一半靠這臺‘得力搭檔’。”鄒焱指著身旁的PL80,語氣中滿是贊許。“今年雨水多,稻飛虱又導致部分中晚稻倒伏,要是機器不給力,損失就大了。這臺PL80馬力足,脫粒時碎秸稈少,卸糧還快,就算田間滿是爛泥,通過性也特別好。只要放慢速度仔細操作,倒伏的稻子都能收得干干凈凈,一點不浪費。”

簡單午餐后,鄒焱拎著工具包趕回合作社,為接下來的作業做準備。不料天公不作美,一場大雨為下午的收割按下了“暫停鍵”。她卻沒閑著,立刻拿出工具做機器維保:先擦凈機身泥點,再檢查零件磨損,最后添加機油,每一步都一絲不茍。

“今年雨水多,中聯重科的服務工程師特別貼心,總趁雨天主動上門點檢,確保我們天晴就能順暢作業,特別安心。”她回憶道,“他們還手把手教我維保技巧,現在我不光會收割,也能對機器進行簡單調試,成了‘全能手’。”

“能把農業做成事業,我既幸運,也驕傲。”談及未來,鄒焱眼里閃著光,“我會繼續提升自己,和合作社一起把農業服務做得更好,讓更多鄉親用上中聯重科這樣的好農機,在豐收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順。”
更多公司信息,請訪問: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暫無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