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微信
小程序

農業機器人龍頭豐疆智能沖刺港股,成立至今累虧近22億

作者:界面新聞 郭凈凈 本站發布時間:2025年10月23日 收藏

  成立近8年,豐疆智能(FJD)已躋身全球農業機器人市場前五大公司之列,代價是其成立至今累虧近22億元且負債超23億元的“財務賬單”。

  持續投入的騰訊、深創投、東風資管等投資機構對獲得投資回報并非不著急。按照此前協議,若豐疆智能在2025年12月31日前未能完成上市,這些機構有權選擇隨時贖回優先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豐疆智能合計約6.6億股優先股已構成金融負債17.77億元。

  巨額優先股贖回壓力下,豐疆智能于9月26日遞交港股主板上市申請。遞交申請材料前一周(9月19日),公司與相關投資機構達成新協議,將優先股的有關贖回權已自2025年8月起暫停行使18個月。

  顯然,港股上市與否,對于豐疆智能來說,至關重要。但對于投資者來說,目前豐疆智能的情況難說理想。

  長期投資港股市場的匯生國際資本行政總裁黃立沖對界面新聞指出,豐疆智能的現金負債比僅約9%,“這樣的持續虧損令投資者擔心公司的產品和技術和商業模式是否可行?,F金流緊張或迫使公司加速港股融資以補足流動性缺口。”

  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會計系教師于耀對界面新聞分析稱,豐疆智能長期增長空間明確,但必須以“聚焦核心業務+費用率下行+資本結構修復+匯率風險管理”盡快打通商業化與盈利閉環,否則財務失衡風險將先行暴露。

  海外擴張不易,2024年收入增速不足8%

  豐疆智能成立于2017年12月,2019年推出農業自動導航系統套件,覆蓋耕種管收全場景;次年(2020年)該產品實現中國銷量第一,隨后拓展海外市場。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前6月(簡稱“報告期內”),該公司自動導航套件的銷量分別為23286套、33072套、34259套及24758套。

  目前,除了農業外,豐疆智能已重點布局建筑、物業管理等行業。報告期內,公司來自農業畜牧業的收入占比分別是94.7%、88.8%、77.8%及73.3%;同時,來自建筑、物業管理的收入占比則由1.8%提升至13.1%,來自物業管理的收入占比分別是2.5%、2.4%、5.6%及9.5%。

                                                           圖片來源:豐疆智能港股招股書圖片來源:豐疆智能港股招股書

  農業仍是其最主要收入來源。當前,豐疆智能是全球農業機器人市場前五大公司中最年輕的一家。

  以2024年出貨量來看,豐疆智能在全球農機自動轉向系統套件市場中排第三名,市場份額約8.5%,遠低于前兩名(紐交所上市公司A、B)的市場份額30.6%、23.9%,略高于第四名、第五名的市場份額7.6%、7%。

  同時,公司在全球改裝農機自動轉向系統套件市場排第二,市場份額16.9%,遠低于市場占比27.9%的行業第一紐交所上市公司B,尚未能與擁有市場份額15.1%的紐交所上市公司A拉開差距。

  false

                                                         圖片來源:豐疆智能港股招股書圖片來源:豐疆智能港股招股書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當前農業機器人市場集中,前五名供貨商占全球農機自動轉向系統套件出貨量約70.6%,前五名供貨商占全球改裝農機自動轉向系統套件出貨量約74.8%。

  這樣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豐疆智能的壓力不小。界面新聞從公司招股書看到,近年來,該公司的年收入增速僅為個位數,且其來自中國市場的收入大幅降低。

  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前6月,豐疆智能實現收入分別是5.04億元、5.3億元、5.7億元及3.58億元,2023年、2024年的收入同比增幅分別是5.16%、7.55%,不過2025年前6月其收入同比增49.17%。

  另據招股書披露,在拓展海外市場之時,該公司正在失去其在中國市場的優勢。報告期內,豐疆智能來自中國客戶的收入分別是2.76億元、1.71億元、1.3億元及7365.1萬元;同期,公司來自歐洲的收入則從9740.2萬元增至2.21億元、3.01億元及2.01億元。

  到2024年,歐洲已經成為豐疆智能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收入占比52.8%;自中國為主的亞洲市場收入則從2022年的71.03%下滑至2024年的32.9%,來自美國市場的收入占比為11.72%。

  于耀對界面新聞分析稱,公司所處機器人行業高景氣度,全球農業機器人市場2024–2029年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約17.2%,建筑機器人更高達29.5%,滲透率均不足15%,未來增量可觀。豐疆智能以標準化、高性價比方案切入歐美中小客戶,價格僅為徠卡等競品的約五分之一。

  于耀還對界面新聞指出,豐疆智能當前面對的主要風險包括:地緣政治與貿易壁壘可能影響供應鏈與交付;區域失衡,超八成收入依賴歐美市場,若需求放緩或政策收緊,將削弱增長動能;以及匯率波動風險顯著。“目前招股說明書中未披露任何對沖措施,公司以外幣計價收入為主、人民幣為主要成本貨幣,若美元或歐元大幅波動,將直接侵蝕利潤、放大業績波動。”

  界面新聞了解到,豐疆智能主要依賴經銷商進行全球市場拓展。報告期內,來自經銷商的收入分別占公司總收入約89.9%、95.9%、94.6%及95.1%。

圖片來源:豐疆智能港股招股書,界面新聞截圖圖片來源:豐疆智能港股招股書,界面新聞截圖

  “海外銷售高度依賴本地經銷商,需要與代理商建立深度信任與利益共同體,并提供持續的技術與商業支持。”黃立沖對界面新聞表示,如果依靠經銷商,除非已經是擁有市場領導地位的品牌,否則市場拓展需要長期投入,“經銷商沒有道理墊錢幫你打天下,公司選經銷商模式就是為了少投入”。

  黃立沖對界面新聞進一步指出,農業與建筑機器人屬季節性強、現場依賴度高的設備,一旦發生故障必須在第一時間現場解決;海外派遣或常駐服務團隊成本高昂,且時差與人員調度進一步加大了響應難度。“各國在機械安全、環境排放及作業標準上的認證要求差異顯著,還需承擔跨境運輸、關稅與保險成本,這些合規與物流費用顯著提高了海外市場的進入門檻。”

  招股書顯示,豐疆智能的非活躍分銷商持續增加,報告期內從373家增至807家、1184家、1350家,占當期期末分銷商總數的比重分別是25.51%、38.65%、53.24%、88.58%。而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分銷商減少至1524家,較上年同期減少700家,同比降低31.47%。界面新聞了解到,該公司一般不會與分銷商訂立為期超過一年的長期合約。

  累虧近22億元,負債超23億元

  隨著海外布局動作加快,豐疆智能的虧損情況未能改善。截至2025年6月30日,該公司累計虧損21.62億元。其中,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前6月,公司分別虧損3.33億元、4.71億元、3.34億元及1.51億元;公司毛利率分別是29%、53.6%、64.5%及65.7%。

  研發投入是豐疆智能最主要的開支。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開支分別是2.34億元、2.7億元、2.32億元及1.07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46.5%、50.9%、40.7%和29.9%。

  另外,報告期內,公司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別是1.44億元、1.67億元、1.59億元及8549.4萬元,分別占當期總收入的28.57%、31.51%、27.89%及23.88%。

  多年虧損下,豐疆智能的現金流不算寬裕。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分別是-2億元、-1.69億元、-2253.9萬元及7753.6萬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豐疆智能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1.79億元,同期負債額達23.41億元,包含流動負債總額22.23億元。

  “以現有現金1.8億元對比20億元總負債估算,現金負債比僅為9%,這樣的持續虧損令投資者擔心公司的產品和技術和商業模式是否可行。”黃立沖對界面新聞記者指出,若將所有負債視為短期到期,剩余18.2億元需依賴外部融資或資產變現,短期兌付壓力巨大。“即便考慮部分負債為中長期性質,可用現金對短期負債的覆蓋能力仍十分有限,現金流緊張或迫使公司加速港股融資以補足流動性缺口。”

  在海外擴張加快的同時,豐疆智能的庫存持續增加。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豐疆智能的庫存分別為1.4億元、1.34億元、1.15億元及1.62億元,平均庫存周轉天數分別為152天、203天、224天及207天。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存貨已售出或使用2820萬元,占比17.1%。

  false

  “豐疆智能的庫存呈‘金額先降后升、周轉先惡化后小幅修復’的不理想軌跡。”就此,于耀對界面新聞分析指出,豐疆智能平均周轉天數顯著高于制造業健康區間,反映出其需求預測偏差與備貨策略僵化并存;疊加長周期與定制化的產品結構,以及高度依賴經銷商(渠道壓貨與訂單波動),使產銷協同低效與庫存積壓風險放大。“上述問題會導致豐疆智能資金被庫存占用、凈流動負債壓力加劇,且在技術快速迭代背景下面臨潛在減值。”

  豐疆智能對此表示,若高估市場需求,可能導致庫存超出實際需要,進而導致較高的庫存持有成本、庫存撇減或撇銷,以及折價銷售,可能對財務表現造成負面影響。

  不過,該公司認為,分銷渠道不太可能出現渠道壓貨,總體并無重大管理憂慮。“我們著重于直銷而非轉售,僅規定分銷商維持年度采購目標約20%–30%的存貨,以確保應對突發需求的供應;掃描儀及自動導航套件等核心產品資金周轉迅速,對分銷商造成的庫存及資金壓力較低。”豐疆智能稱。

  與此同時,報告期內,豐疆智能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分別為1.21億元、1.1億元、1.15億元及1.08億元;就應收賬款錄得信用損失準備分別為2640萬元、5070萬元、3670萬元及4460萬元。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中的5150萬元(或47.9%)已結清。

  另外,基于審慎的銷售政策,豐疆智能的貿易應收款項周轉天數從2022年的89天減少至2023年的80天、2024年的72天及2025年上半年的57天。

  整體來看,于耀認為,豐疆智能正處于“從技術領先走向商業成熟”的關鍵門檻期。他對界面新聞指出,雖然豐疆智能短期面臨資金緊張、庫存積壓、匯率風險與市場集中度高等問題;但長期看,憑借技術壁壘、多元布局與行業高成長性,該公司仍有機會在危機中完成自我修復,“只要能穩住現金流、聚焦高毛利賽道、強化全球渠道協同,就有望將‘生存危機’轉化為‘規模躍升的臨界點’。”

  17.77億元優先股贖回壓力大

  成立初期,豐疆智能注冊股本8億元,由東風汽車集團旗下東風資管、新華資產管理旗下智鋒控股、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襄陽國資漢江控股及中郵資本管理等出資成立,分別持股48%、24%、20%、6%及2%。

  成立不到兩年,持股20%的大疆就退出,理由是決定調整投資策略。彼時,豐疆智能前身豐疆湖北回購深圳大疆持有的1.6億股股份,代價為1.6億元,最終于2021年1月22日結清。

  彼時,豐疆智能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吳迪,還在大疆任首席科學家。在大疆退股發生1個月后,吳迪從大疆離職。

  2020年8月,中郵資本管理也從豐疆智能退股。漢江控股則于2020年10月以5457.47萬元溢價轉讓所持4800萬股。

  自2020年下半年至今,豐疆智能完成三輪融資,引入深創投、大眾交通、騰訊旗下Tencent Mobility Limited、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基金、光源資本等機構,累計獲得投資額約11.76億元。

  豐疆智能的投后估值從2020年10月的A輪20億元,2021年11月B輪6.24億美元,再到2023年11月B1輪融資后估值增至6.6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7.31億元)。

  上市前,吳迪通過持股平臺合計控制公司約23.59%的股份,騰訊持股16.47%,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基金持股14.45%,東風資管通過信之風持股11.26%。此外,新華人壽通過智鋒持股9.03%,光源資本持股2.26%,深創投持股1.98%,大眾交通持股1.59%等。

  為了獲得機構投資,豐疆智能給出優先股贖回保證。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公司已發行股本包括689,882,742股普通股、152,100,000股A-1輪優先股、211,668,664股A-2輪優先股、217,169,280股B輪優先股及79,381,234股B-1輪優先股。

                                                  圖片來源:豐疆智能港股招股書圖片來源:豐疆智能港股招股書

  而上述合計6.6億股優先股,構成了豐疆智能最主要的流動負債。招股書顯示,根據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負債中,2025年6月底,優先股估值為17.77億元。

  界面新聞了解到,優先股在公司上市前分類為金融負債,若公司上市后將分類為權益,可以讓財務狀況由凈負債轉為凈資產。

  根據此前雙方簽署的股東協議,優先股股東被授予要求公司于若干觸發事件發生時以預先確定的退出對價回購其優先股的權利,觸發事件包括公司股份未能于2025年12月31日前在任何認可市場上市。退出對價按優先股發行價加上按年利率12%計算的應計利息計算。

  不過,豐疆智能于2025年9月26日提交港股上市申請,已觸發認沽期權。界面新聞從招股書獲悉,通過與相關股東于2025年9月19日簽訂的補充協議,豐疆智能同意最遲于2026年12月31日前贖回不少于50%(含50%)的認沽期權,并最遲于2027年12月31日贖回余下部分。

  豐疆智能的優先股相關條款于2025年9月19日修訂并生效,優先股的有關贖回權已經自2025年8月起暫停行使18個月。

  這18個月,對于豐疆智能來說,至關重要。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s://www.jiemian.com/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
日韩人人妻区一中文字目_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老司机_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_CAOPORM国产精品视频免费